欢迎光临职业健康安全应急网!
0513-81022802 登录 | 注册
欢迎光临职业健康安全应急网!
0513-81022802 登录 | 注册
网站首页 法律法规 制度库 责任制度 操作规程库 应急预案库 企业应急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技术咨询服务 安全教育培训服务 社区家庭安全咨询服务 政府安全应急监管服务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产品服务 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消防管理 教育培训 安全文化 事故案例 申请流程 管理体系 卫生监测 职业体检 教育培训 职业防护 事故案例 申请流程 监督管理 安全管理 设备检测 教育培训 事故案例 申请流程 专家风采 软件下载 安全培训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荣誉资质 大师征集
网站首页 法律法规 制度库 责任制度 操作规程库 应急预案库 企业应急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技术咨询服务 安全教育培训服务 社区家庭安全咨询服务 政府安全应急监管服务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产品服务 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消防管理 教育培训 安全文化 事故案例 申请流程 管理体系 卫生监测 职业体检 教育培训 职业防护 事故案例 申请流程 监督管理 安全管理 设备检测 教育培训 事故案例 申请流程 专家风采 软件下载 安全培训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荣誉资质 大师征集
信息中心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应急委新闻 行业动态 行业培训 防灾减灾
首页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与个体防护培训
[返回]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密切相关,职业健康风险正比于作业时间与暴露程度。个体防护就是为了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减少人们暴露于职业健康危害的程度而采取的技术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会有新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显露出来。因此,任何作业环境所谓“安全与健康”的状况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作业人员暴露于作业环境中,就有接触职业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就需要进行个体防护。通常,人们将“个体防护”视为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对于职业健康而言,个体防护是常设的防线。

一、个体防护的重要性

职业健康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此,人们往往重视职业危害源头的预防。源头预防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对作业现场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监测,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作业危害因素进行控制;譬如用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等。源头监测与控制固然重要,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下列情况下,个体防护凸现其重要性:

1)某些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能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只能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2)尽管采取了工程技术措施,但危害因素或多或少存在,其危害具有累积性的效应;

3)危害发生源不明确,难以采取工程技术措施;

4)危害因素的危害机理尚不明了,工程技术措施控制效果不清;

5)危害因素是流动、散发或偶然发生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有困难;

6)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同时产生而不可能采取多种工程技术措施;

7)从经济投入和控制效果考虑,采取个体防护措施是合适的。

我们熟悉的很多作业因上述原因而必须依赖于个体防护措施:

1)电焊作业

电焊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电弧光、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频电磁场等。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0C一60000C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同时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

电焊作业最为突出的是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紫外线可引起眼结膜炎(电光性眼炎),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为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2)噪声作业

噪声主要损害听觉。噪声在95dB(A)以上,对听力的影响比较严重。140dB(A)的噪声,在短期内即可造成永久性听力丧失。噪声的频率对于噪声危害程度的影响很大,高频噪声较低频噪声的危害更大。

生产性噪声大体可分为三类: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噪声、空气压缩机噪声、燃气轮机噪声、高压排气锅炉放空时产生的噪声;机械性噪声,如纺布机噪声,球磨机噪声、剪板机噪声、机床噪声等;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噪声、变压器噪声等。长时间接触高声级噪声,除引起职业性耳聋外,还可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佩戴个人防声用具可以减缓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个体对噪声的感觉,影响听力损失的程度和发病机率。目前广泛使用的防声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

3)振动作业

振动是指一种运动状态随时间在位移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交替变化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运转、撞击或运输工具行驶等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的振动源有:

(1)风动工具,如铆钉机、凿岩机、风铲、捣固机、风钻等。

(2)电动工具,如电锯、电钻、冲击钻、砂轮、电锤等。

(3)运输工具,如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汽车、飞机、摩托车等。

(4)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等。

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工种所受的振动以局部振动为主,一些工种所受的振动以全身振动为主,有些工种作业同时受两种振动的作用。局部振动是生产中最常见和危害性较大的振动。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将其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振动病是长期接触强烈振动引起的,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梢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振动病的主要表现为:手痛,夜间安静时加重;手指麻木、僵硬、走蚁感;振动感觉和痛觉障碍。另外还可出现四肢无力、关节痛、头痛、易疲劳、耳鸣、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等症状。

对于局部振动,如风动工具、电动工具的振动,使用减振手套可减轻危害。

4)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系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达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多数高温作业属于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铸造、陶瓷烧制、玻璃制造、火力发电、砖瓦烧制,夏季露天作业如装卸、基建、田间劳动、行军等。高温、高湿作业有印染、洗衣、纺织、造纸、酸洗、电镀、屠宰等作业,其虽无强烈热辐射,但生产过程中放散出大量热蒸汽,再加上太阳辐射、机械转动发热及人体散热,可形成作业环境内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另外,在深井煤矿中,由于煤层产热、空气的压缩热以及水分的蒸发,也属于高温、高湿作业。

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气象条件下发生经常会发生中暑,中暑是以体温调节障碍为主的急性疾病。按发病机理,中暑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和热衰竭。通常的中暑一般为以上四种类型的综合征。

高温作业应加强个体防护工作,及时供给隔热服、工作帽、防护眼镜、隔热面罩、隔热靴等。应按不同作业需要设计工作服,做到结实、耐热、散热、宽松而便于操作。

5)电磁辐射作业

电磁辐射问题近几年在国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际上把它称为是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以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目前,普遍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是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电磁辐射包括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作用在机体分子里面可以把有机分子正负电荷给拉开,然后就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电离辐射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科研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如工业上应用射线对轮胎进行测厚、农业上土豆受到辐照后不会发芽等,射线也为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手段。用于疾病诊断的有X光机、CT机,用于疾病治疗的有Co60放射治疗、伽玛刀、心血管介入治疗等。

非电离辐射就是一般讲的无线电类的辐射,它的量子携带能量很小,不足以把分子正负电荷分开,在去掉外部作用场或者在场强低的情况下还可以恢复到有机分子。

电脑辐射有三钟辐射量包括静电、射频辐射、X射线。

通常受到电磁辐射的人都会感觉到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体征变化也可能有脱发、掉发的情况,眼睛通常会发涩、发干、大强度的辐射会导致白内障。血象上还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血压时高时低,白血球有时候也发生白血球有时候也发生过高的现象,另外检查心电图还可能发现心悸、心律不齐的症状。

电磁辐射作业场所要加强防辐射的意识。如孕妇穿上防辐射肚兜、防辐射裙等是有益的。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最好使用防辐射护肤霜。

6)致癌性物质作业

目前已公认的职业致癌物有以下19种:4-氨基联苯、砷及砷化物、石棉、苯、联苯胺、氯萘丫嗪、二(氯甲基)醚和氯甲基醚、1·(2-氯乙基)-3-(4-甲基环己基)-1-亚硝基脲、6价铬化合物、煤的气化、煤焦油沥青、煤焦油类、未处理或轻度处理矿物油、2-萘胺、镍和镍化合物、页岩油、煤烟、含石棉状纤维的滑石、氯乙烯。

在工业化国家,大约9%的男性恶性肿瘤是因为在工作场所暴露于致癌物所致,对于妇女这数字要低一些。大约50岁的年龄发病率的水平是明显的。

致癌性物质作业场所要加强个人防护,生产时注意规范操作,生产后换下工作服,洗淋浴。不把工作服带回家中。

7)化学品危害作业

生产性毒物中化学品居多,除化工企业外,冶金、服装、轻工、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电子电器、广告宣传、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仓库、木材加工,建筑和包装等都生产或使用化学品。如很多部门都使用胶粘剂、涂料、有机溶剂等。化学品危害主要是皮肤损害、刺激作用、窒息、肺部疾患、胃肠功能失调、神经系统影响、生殖毒性、肝脏损害、心血管损害、造血系统损害及致癌性。目前较为多见的有一氧化碳、苯、正己烷、三氯乙烯中毒等。

在很多中小企业如制鞋、箱包、仪表等作业场所,工艺落后、手工作业居多,使用有机胶粘剂或有机溶剂清洗,通风防毒措施不当,甚至没有通风防毒措施,有毒有害物质散发严重。作业者除了加强个体防护还别无他法。

二、个体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职业健康对于个体防护用品具有相当的依赖性,因此,个体防护用品的有效性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无效或失效,而又未被察觉时,职业健康的风险就会急剧增大。为防止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及发生错误的事发生,在决定个体防护方案时,必须做到:   1)在选择个体防护用品前,要了解危害的性质,如有毒有害物质的类型及浓度;   2)要了解个体防护用品的性能数据,知道个体防护用品对具体的危害的防御能力;   3)要了解暴露于危害中的可以接受的水平,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时间和类型要适合不同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4)对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条件及应用情况进行监视。需要使用个体防护的工人,要进行培训。

如对呼吸器具的选用,就应了解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种类型呼吸器具的使用区别:

1)过滤式呼吸器分为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和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前者通常称为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主要用于防止粒径小于5μ的呼吸性粉尘经呼吸道吸入产生危害,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即环境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使用。后者用以防止有毒气体、蒸气、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产生危害,通常称为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目前使用的主要是自吸式防毒呼吸器,只适合于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使用。过滤式呼吸器一般不能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

2)隔离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按供气形式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自给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长管式呼吸器又称长管面具,得借助肺力或机械动力经气管引入清洁空气,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当作出了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决定并选定护品的类型后,为了正确的使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佩戴合适   为保证完全的保护,佩戴合适是一项必须的要求。有些个体防护用品的设计及尺寸仅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同种族其脸型也有差别。佩戴不合适,个体防护用品的屏蔽和隔绝的效果就大大降低。

2) 使用期限   超过使用期限的个体防护用品会因材质老化、吸附穿透、应力腐蚀等而失去保护作用。必须注意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防止形式上的使用。使用期限最好有警告显示。

3) 可接受程度

个体防护用品轻便、舒适、美观,作业人员就愿意使用。由于笨重、束缚、刺激等原因,作业人员要不时地活动个体防护用品,不但影响工作,也达不到个体防护的效果。

4) 保养   要经常对个体防护用品进行清洁、检查和维护,使其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三、结语

尽管个体防护对于职业健康非常重要,但它毕竟是被动的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要靠制度、管理、文化、工程、技术等诸方面的协同作用。要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的责任感,要明确个体防护是职业健康的基本要求。

南通市崇川区江景国际家园1幢110室
电话:0513-81022802
苏ICP备18070953号-2
苏公网安备32060202001167号
苏B2-20201164
Copyright 2021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网 版权所有.
南通市崇川区江景国际家园1幢110室
电话:0513-81022802
苏ICP备18070953号-2
苏公网安备32060202001167号
苏B2-20201164
Copyright 2021 职业健康安全应急网 版权所有.
骏聪培训
骏聪培训